发表于 2021-11-04 14:23 由

 

多样的活力城市,是聪明包容的人文城市,是安全韧性的生态城市,是便捷互联的智慧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为确保中国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以“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为主题,从全球发展的实践提炼超大、特大城市理想发展的主要特征、决定因素和作用机制,构建全球超大、特大城市理论标准和我国的合理区间,对照发现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迈向健康发展目标的对策建议。

从城市看中国:聚中有散,通向共同富裕之路

本年度总体报告聚焦从城市看中国:聚中有散,通向共同富裕之路,研究发现:从区域维度看东部在高端要素聚集的同时,中低端要素向中部和西部扩散的“聚中有散”塑造崛起,人口、人才和产业在南方加速聚集的同时,未向北方扩散的“只聚不散”形成分化;从城市维度看全国向群内人口和经济活动大尺度聚集与一、二线城市和中心城区向周边小尺度扩散的同时发生的“大聚小散”带动共富,高端要素集中聚集的同时,中低端要素产业分散聚集的“高聚低散”促进升级;从都市圈维度看,都市圈是“高端聚集低端扩散”、“大尺度聚集小尺度扩散”、“成长型聚集成熟型扩散”的集中体现;从长江经济带看,都市圈、核心城市、城区的“聚中有散”锻造长江经济带。

2021年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作首席研究员,全国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联合完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凤凰网财经研究院院长刘杉作特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等课题组成员代表课题组介绍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主持特别致辞和报告发布。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部长侯永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长季为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所研究员赵峥作主题演讲,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彦平主持主题演讲。

通过课题组的长期研究,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报告构建了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除此之外,其内部又包含各分项竞争力,对2021年中国291个城市的方方面面进行衡量。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表现最为突出的五个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香港、广州。这五大城市不仅包揽了综合经济竞争力、当地要素竞争力、经济活力竞争力、营商硬环境竞争力、全球联系竞争力前五,而且在可持续竞争力、营商软环境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环境韧性竞争力、社会和谐竞争力等方面也名列前茅。其中,上海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营商硬环境竞争力、全球联系竞争力、社会和谐竞争力排全国第一;北京的科技创新竞争力、营商软环境竞争力排全国第一;深圳的当地要素竞争力、经济活力竞争力排全国第一;香港的可持续竞争力、环境韧性竞争力排全国第一;广州则在各个方面均表现较强,并且在有些方面要强于其它城市。

 

 

 

 

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杭州、成都、宁波、佛山、澳门、长沙、东莞、常州、厦门、青岛。上海超越香港、深圳,居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一。从综合经济竞争力前20强角度来看,各城市的总体变化格局已经大致确定,但前3强城市有所变化,其中上海上升2名,超过香港和深圳,居中国第1名,而深圳则下降1名,排全国第2名,香港下降1名,排全国第3名。除此之外,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杭州、成都、宁波、佛山、澳门、长沙等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相对于去年均维持不变,头部格局基本稳定。在前20强中,仅厦门上升3名,东莞上升2名,上升幅度较大。
 

2021年中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研究发现:头部城市排名基本稳定,区域中心城市仍然引领全国;总体来看,综合经济竞争力“南高北低、南升北降”的趋势依旧延续,而“东高中西低,东降中升”的(趋势)开始出现;从层级角度来看,二线城市内部差异较小、竞争激烈;各省份基本均呈现综合经济竞争力上升的省份趋于收敛,综合经济竞争力下降的省份趋于发散的状态;从城市群角度来看,中部的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上升幅度最大。

2021年中国当地要素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香港、北京、广州、台北、南京、成都、武汉、杭州;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重庆、天津、青岛、苏州、东莞、西安、长沙、合肥、佛山、厦门。总体来看,中心城市当地要素竞争力仍然绝对领先;当地要素竞争力呈现“区域中部崛起,层级高低分化”格局;省份呈现“高竞争力差异小,低竞争力差异大”格局;城市群内部当地要素竞争力分布格局决定其总体水平和差异;青年人才比例是决定当地要素竞争力差异的关键变量。

2021年中国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高雄、厦门、台北、澳门、东莞;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苏州、廊坊、无锡、青岛、舟山、天津、西安、杭州、宁波、成都。总体来看,中国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整体呈橄榄形分布;从区域角度来看,发达区域分化明显,次发达区域快速收敛,集聚与扩散并存;从各省角度来看,发达地区空中运输优势不容小觑,省内差异全面缩小;从层级角度来看,一线城市全面领跑,低层级营商硬环境加速分化;从城市群角度来看,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保持领先,与京津冀城市圈的差距逐渐拉开,海峡西岸城市群继续稳步提升。

2021年中国营商软环境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香港、上海、台北、杭州、深圳、广州、南京、武汉、天津;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西安、成都、青岛、济南、长沙、重庆、厦门、大连、合肥、珠海。总体来看,中国城市整体营商软环境明显提升,但区域差距依然显著,东部地区领跑全国,西南上升,东北掉队;西部环境明显优化的同时北方正大幅改善;从分项指标来看,各分项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相对较弱的社会安全与市场化基本维持去年的水平,而开放度、经商便利度、大学指数和产权保护四个方面则均有显著进步,六分项中“四进两稳”拉动营商软环境整体水平的大幅上升;从城市群维度来看,城市群城市的营商软环境依然显著高于非城市群城市,但城市群之间水平存在差异,且面临非城市群城市的快速追赶。

2021年中国全球联系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广州、天津、杭州、厦门、南京、大连;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苏州、青岛、西安、成都、武汉、宁波、重庆、合肥、福州、郑州。从总体格局来看,头部城市在全球联系方面综合表现卓越;从区域角度来看,全球联系指数呈现总体“越落后、越分化”特点;从省域角度来看,东部沿海区地区全球联系指数高、分化小;从城市群角度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全球联系整体表现优异,是我国全球联系城市群的标杆;从层级角度来看,一线城市间、二线城市间全球联系分化较小。

2021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武汉、苏州、南京、厦门;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无锡、杭州、东莞、成都、佛山、合肥、长沙、郑州、天津、青岛。具体而言,前6强城市排名变化保持不变。从前20名分布来看,东南地区占据10席,港澳台地区占据2席,环渤海地区占据3席,西南地区占据1席,中部地区4席,总体覆盖北京、福建、广东、湖北、江苏、上海、香港等13个省(市、行政区),发达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稳定。从全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分布角度来看,可持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引领周边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圈格局,如北京及周边城市、青岛及周边城市、郑州及周边城市、西安及周边城市、武汉及周边城市、长沙及周边城市等成为主导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2021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研究发现:从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总体来看,中部城市迅速崛起,头部发达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逐步稳定。从中国各区域可持续竞争力来看,中部地区优势凸显,东部及港澳台地区仍然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领导者。东北及西部地区可持续竞争力偏低。从各省份可持续竞争力来看,各省呈“越强越收敛、越弱越分化”的一核驱动、多核驱动格局。从各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来看,均衡式发展总体强于单点发展。从各层级可持续竞争力来看,一二三四线城市格局趋于稳定,四线城市人才增量竞争力分化严峻。从可持续竞争力核心指标人才密度竞争力来看,南升北降格局已定。

2021年中国经济活力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北京、香港、上海、广州、南京、厦门、台北、杭州、珠海;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武汉、苏州、无锡、长沙、宁波、澳门、成都、郑州、青岛、泉州。总体来看,中国整体呈现出东部领先,中西部并行追赶,东北部落后,南强而北弱的经济活力格局。位于头部城市的经济活力竞争力格局趋于稳定,城市间经济活力差距不断加大,城市经济活力趋于相对低水平化分布;省级的经济活力呈现越强越收敛、经济活力越弱越分化的情况;一二三四线城市呈递进式格局,城市经济活力水平状况与城市等级划分基本吻合。
 

2021年中国环境韧性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香港、澳门、深圳、东莞、舟山、广州、上海、厦门、苏州、汕头;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中山、台北、佛山、常州、珠海、三亚、宁波、金华、盘锦、无锡。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东西分化减弱、南北分化加剧;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处于中下游的省份间竞争非常激烈,位于南方的部分中西部省份在强势崛起,而位于北方的部分东部与中部地区省份出现明显下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仍然是中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最高的前两名城市群,但北方的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排名下降明显,南方的北部湾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排名上升明显,总体呈现出“南升北降”的总体趋势;环境污染度仍然是中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的关键短板,且这一短板仍在恶化。

2021年中国社会和谐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台北、北京、重庆、高雄、武汉、杭州、西安、台南、成都;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广州、台中、南京、大连、沈阳、天津、郑州、苏州、青岛、深圳。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社会和谐指数区域分化显著,东部和南部地区优势明显,东南、港澳台和环渤海区域引领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省域角度来看,东南沿海省份社会和谐竞争力较高,中西部和东北部省份则相对落后;城市群角度来看,城市群城市社会和谐竞争力明显优于非城市群城市,且城市间差异小于非城市群城市;不同维度角度来看,开放度制约了中国城市社会和谐度的提升,且城市间差异显著,居住成本制约了一线城市社会和谐度的发展。

2021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杭州、武汉、广州、南京、台北、青岛;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成都、苏州、合肥、西安、厦门、天津、长沙、重庆、珠海、东莞。总体来看,深圳、青岛、厦门、珠海、东莞等中心城市排名显著进步;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呈现板块梯级分布;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空间分化进一步凸显;大学指数和科技企业指数依然是制约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提升的短板;珠三角、北部湾、武汉城市群科技创新竞争力提升明显,而晋中、辽中南、南昌城市群下滑显著。

总体报告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的空间经济演化在区域维度呈现出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一组鲜明对比,即东部在高端要素聚集的同时,中低端要素向中部和西部扩散的“聚中有散”现象,以及人口、人才和产业在南方加速聚集的同时未向北方扩散的“只聚不散”现象。具体说来,首先,东部人口、经济占比持续扩大,高端要素继续聚集;中部崛起态势鲜明,科创安徽引领发展;在东中一体共同进步中,“聚中有散”塑造了崛起和收敛。其次,经济上“南升北降”,南北经济差异扩大;人口上“北雁南飞”,南北人口分化加剧;产业上“北散南聚”,北方多地增长乏力,这种“只聚不散”加剧了分化与差异。

总体报告研究发现,中国的空间经济演化在城市维度出现:全国向群内人口和经济活动大尺度聚集,与一、二线城市和中心城区向周边小尺度扩散的同时发生的“大聚小散”;高端要素集中聚集的同时,中低要素产业分散聚集的“高聚低散”;和成熟城市产业升级和成长城市制造业加速聚集的“成长聚集、成熟扩散”三类空间特征现象。具体说来,首先,“大聚”表现为在整体层面,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的进一步聚集;此外,还表现为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边缘城市的收缩;“小散”表现核心城市对周边和下级城市的转移,也通过在全域发挥作用,使城乡收入差异持续减小,加速共同富裕。然而,个别城市也出现了区域流散背景下中心城市聚集的逆向变化,即“大散小聚”的情况。其次,“高聚”体现为高端要素向一、二线城市聚集;“低散”体现为一般产业向三、四线城市扩散,从而“高聚低散”造就了强二线城市的迅速崛起。然而,由于一些非市场行为的存在,造成了违反经济规律的“高散低聚”,即高端要素产业的分散和低端要素的聚留。最后,成熟型城市呈现“先聚后散”历程,成长型城市“还在聚集”之中,后工业化时代形成新的聚集特征,个别城市处于“人散我聚”状态。

总体报告研究发现,都市圈是高端要素集中聚集与中低端要素产业分散聚集、大规模要素向圈内集中与圈内中心城市向周边小尺度扩散以及成长型都市圈要素聚集与成熟型都市圈要素扩散的集中体现。从全国总体来看,都市圈集聚了我国大部分的人口和经济,都市圈经济总量占比达到73.48%,都市圈人口总量占比达到63.05%,其中经济、人口规模最大的三个都市圈分别是上海、广州和杭州都市圈。从都市圈内部来看,上海、武汉、郑州、北京、成渝、广州等都市圈均呈现小尺度扩散,中心城市人口开始向周边城市流动。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成熟型都市圈扩散外溢,如深圳都市圈,城市化率高于60%且三产与二产比重大于1,迁出企业多为食品加工等产业、迁入以货币金融服务为主的高端产业;中部都市圈崛起聚集,城市化率小于60%且三产与二产比重小于1,如合肥、郑州都市圈,主要以集聚要素,承接新兴产业为主。从能级来看,头部都市圈高端服务业加速聚集,如首都都市圈三产与二产比例从2005到2018年增长了85.79%;部分周边小城市承接低端制造业,如福州都市圈的三明、南平以及宁德等城市,成熟都市圈的低端产业外溢与高端产业承接并行,以成都为例,2005-2017年迁入企业数为353,迁出企业220家,且迁入企业多以互联网、航空、医药制造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迁出企业多为纺织、食品制造等低端制造产业。

总体报告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崛起于三尺度的聚集与扩散。北纬31度线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地理分界线,从地图上看,这条线正好穿过长江流域,界定中国经济权重的分布,可视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长江防线”。此外,长江沿线的都市圈及城市群正加速崛起,呈现由东向西“横向扩散”的趋势。长江经济带“聚集”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面积占全国的21.4%,是我国影响最大的黄金经济带。2020年,长江经济带总人口约6.06亿人,占全国的42.92%,地区生产总值约47.16万亿元,占全国的46.42%。首先表现为核心城市“扩散”带动长江流域都市圈发展,2021年中国经济竞争力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5个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海,苏州,南京,武汉,无锡,);排名前20的城市中,有10个位于长江经济带(再加上杭州,成都、宁波,长沙,常州);其次表现为长江经济带都市圈承载高端产业群,但以低端产业外溢为主,如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多数低端产业逐渐向外围扩散;城市向农村的“扩散”造就长江流域融合发展,城乡收入比长三角经济区最小(1.96),中三角经济区居中(2.03),成渝城市圈最高(2.15),但都显著小于全国平均水平(2.64)。

报告以“特大超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为主题,从中心区、都市圈方面对全球特大超大城市的现状与特征、高质量发展与健康程度、历史演化与未来趋势进行全样本研究和提炼。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基本常识,课题组提出了人类舒适生存最低需求理论和标准,推导出与国际经验高度吻合的城市规模与密度理论标准,为全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全球实证所检验。进而结合国情推演出我国的合理区间标准,对标出我国的问题及其影响。最后,基于理论标准及对标和借鉴高质量城市的标准和经验,避免和汲取低质量城市的问题和教训,提出我国特大超大的高质量发展的疏解的方向和思路。

 

 

主题报告发现:由于健康程度决定于城市的规模、密度、强度和功能,从实证上根据健康的程度可以大致确定超大、特大城市的规模、密度、强度和功能的健康标准和类型,总体比较欧洲发达国家超大、特大城市规模、密度、强度和功能最符合健康的标准,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超大、特大城市次符合健康标准,拉美国家的超大特大城市很不符合健康标准,亚非中等收入以下国家的超大特大城市最不符合健康标准。

主题报告基于相关文献,创新性提出人类舒适生存最低需求理论,及人类对空间、距离需求和生态平衡的极限标准:第一,人口居住空间不低于30平米,低于30平米存在明显压抑;第二,城市范围内土地开发强度不能超过30%,超过30%自然生态系统就有可能遭到破环,危及生存环境;第三,建筑物高度即容积率也存在人类容忍的极限高度,由于地质结构不同城市之间有区别,但结合全球城市的经验,就整个城市而言不宜超过2.5;第四,单次通勤时间不超过60分钟;第五,城市住房用地占城市建设比例无论从环境、经济还是社会角度看都是有区间,经验显示值在25-50%之间,低于和高于这一区间将不够协调。

主题报告提出:鉴于未来1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从65%提升到75%左右,中国也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以及人口多土少等国情,特大超大城市合理的规模、密度更接近合理区间的上限。因此,我国特大超大城市内部是一个三层嵌套的体系:根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产业结构不均衡的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发展模式几乎是相同的,均呈现多中心、多组团、分布式、间隔状、网络化的发展格局。

主题报告发现:我国一些超大、特大城市目前不同程度的存在没有形成多组团体系,居住区域过于集中和单一,功能区和预留空间分布不均衡,道路交通体系建设过于封闭和一元化;存在总体规模大,核心区密度高,空间人口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存在建成区规模偏小,开发强度相对较低,建设用地结构不优,工业用地比重较高,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亟待优化等问题;存在经济规模和经济密度仍然相对较低,产业层次较低,输出型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布局待优化,分工协作与多层嵌套欠缺,缺少全球顶尖城市,全球城市数量太少,功能层级较低,输出性功能比较弱等问题;存在“一城独大”且特大超大城市规模均较为接近,多层嵌套的城市体系尚未形成或进展缓慢等问题。

主题报告提出特大和超大城市功能疏解措施为:要遵循城市演化的客观规律,立足于大都市圈发展的更高站位,破除制约大都市圈内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来实现特大和超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的有序疏解,推动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发展,应当降低人口密度、开发强度,提高经济密度,提升功能,扩大都市圈的空间面积,疏解低端功能,建高能级的城市。特别应当制定多层嵌套的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建设多组团、多中心、多层级的城镇体系;积极引导市场来推动特大和超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更大范围的公共产品优化布局;创新功能疏解的体制机制。

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19次年度报告。利用指标体系和客观数据,报告详细评价了中国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及其它分项竞争力。报告从整体上衡量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格局,以及有关方面距离理想状态的差距。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1年度报告已出版付梓 

 

 

 


 

注:文中图片来自Unsplash,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