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产旺村兴
智库观点
夏杰长 田野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电子商务作为典型的数字经济,通过新业态、新模式改造传统实体零售业,在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曹县偏居鲁西南,人口多、资源少、产业基础较为薄弱,21世纪初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随着2009年以来电子商务在曹县农村地区的兴起,产业逐渐兴旺,乡村得到振兴。特别是销售端数实融合在培育、发展曹县产业集群上具有显著成就,促进了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然而,数实融合在生产端的缺位也将制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数实融合助力产旺村兴成效显著
电子商务培育四大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曹县电商始于2009年曹县大集镇村民在网上售出36套演出服饰,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带动了产业发展,并最终形成产业集群。2022年,曹县电商企业发展到61588家、网店7.3万余个,曹县“淘宝镇”达到21个、“淘宝村”176个,淘宝镇数量位居国内县域第一。同时,曹县电商仍在不断蓬勃发展,2022年新增淘宝镇2个,新增淘宝村8个,其中淘宝村新增数占全市的1/3,占山东省的1/8,新增数量为山东省各县区第一名。曹县逐渐形成中国原创汉服产业集群、中国最大的演出服产业集群、中国最大的木制品产业集群和曹县农特产品产业集群等四大电商产业集群。以汉服为例,2022年曹县有汉服上下游企业2186家,网店12797个,全年销售额5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45.45%,汉服销售排名前2000家网店中有60%左右来自于曹县,占当年曹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左右。曹县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46.3亿元,在全市各县区中排名稳居第一。
电商产业集群助力乡村振兴,人民增收效应明显。电商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得农村人口占比达65%以上的曹县人均GDP从2010年的0.93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3.11万元,增长3倍有余。围绕乡镇集聚发展的电商产业的就业效应明显,乡村人才广泛集聚。依托各地返乡创业服务站和招才引智站,大力宣传曹县电商发展的优越条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累计吸引了5万人返乡创业,带动35万人从事电商行业,累计带动全县35万人创业就业,仅2023年上半年以来新增返乡创业5130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共同富裕取得重要进展。2021年,曹县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91,相比之下,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要更高为1.95。
数实融合为产旺村兴积累了丰富经验
销售端数实融合培育产业集聚发展。电子商务中的数据要素携带的产品信息和需求信息跨越地理边界,降低最终需求端产品消费者与零售商双方的零碎、分散和分割的信息的搜寻成本,提升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匹配效率,实现零售商市场容量的指数级增长。在传统的制造产业集群中,消费市场与生产基地一般实现空间分离,为降低生产到消费流程中的交易费用,销售环节的专业化程度较深,零售商通常与分销商分离。电子商务进入销售实体后,销售商可通过电商平台和物流将商品传递到分散在不同地理区位的消费者。电子商务带来的交易效率提高催生了专业的网络零售商的出现,对销售实体进行改造和整合。一方面,由于地理空间对于网络销售的约束很小,销售环节可以实现与消费市场在空间上的分离。另一方面,随着网络零售商作为交易服务中间商的角色进一步专业化,对于产品来源的把控日益成为生存的根本,这就使得网络零售商产生了更有效地接近产品的需求。网络零售商向产品供应端的集聚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邻近生产企业集聚优势不断凸显,如此循环促进,产业在网络零售商邻近空间集聚起来。
电子商务极大地拓展了市场容量,促进演出服饰产业从无到有的形成。依靠电子商务带来的零售模式创新,演出服饰的销售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演出服饰的潜在市场从当地扩展到全国,产品需求量激增,进而带动生产扩大。曹县电商发展发端于2009年曹县大集镇丁楼村任庆生和周爱华夫妇在淘宝网店上售出的36套演出服饰,随着销量打开,随后自己开办服饰加工厂,形成“网店+服饰加工厂”的模式。任庆生和周爱华的成功具有强烈的财富示范效应,吸引周围群众纷纷效仿,投入到电商创业的活动中来,“网店+服饰加工厂”在曹县乡镇遍地开花,服装产业集群开始孕育。
政府及时扶持和引导演出服饰电商产业发展,实现演出服饰产业规模化发展。随着网购销量的迅速扩张,小作坊模式的生产已经无法满足经营需求,服装生产需转向规模化生产。大集镇党委、政府果断提出了“伊尹故里,淘宝兴镇”的发展理念,迅速成立了大集镇淘宝产业发展办公室,提出了“网上开店卖天下,淘宝服饰富万家”的宣传口号,形成电子商务发展浓厚氛围。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奖励,鼓励和帮助村民开设网店;帮助办理注册公司手续,规范化经营;聘请淘宝专家,提供经营培训;组织银企对接,缓解资金难题。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展,产业组织的专业化分工模式开始在曹县发展起来,产业集群处于发展的快速成长期。
政府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当地产业集群化发展。大集镇电商的成功模式被全县争相效仿,政府适时进入并支持、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曹县政府在建立产业载体、引入资金支持和完善产业环境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力建设公路、网路、快递等基础设施,化解资金难点,破解用地焦点,形成人才回流热点,畅通物流堵点,扫除服务盲点,打通宽带节点,开启直播经济风口点。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产业链各环节进一步分离,向区域化、集群化、园区化蓬勃发展。以汉服产业为例,2021年已形成原创研发、设计制作、裁剪打版、绣花印花、辅料辅具、展演展示、网络营销等完整的产业链,并呈现出迭代升级、裂变发展的势头,已经做到了5公里以内的产业集群化,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品牌孵化体系,曹县演出服装产业集群趋于成熟。
数实融合助力产旺村兴的进一步建议
曹县销售端数实融合取得巨大成就,然而数字经济赋能生产端实体经济的作用处于缺位状态。产业集聚化发展规模较大,但仍处于价值链低端,竞争力亟须提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当地用工成本也同时变高;集群内部没有稳定的创新来源,企业的知识使用成本高企。产业发展的禀赋要素开始出现支撑不足的问题,需警惕产业发生转移进而被替代风险。数实融合发展可改善制造业产业集群内部的资源配置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望通过线上集聚突破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的限制,进而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水平,稳固并提升市场份额。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产业集群内部基于数据要素的信息共享机制并未建立起来,产业集群内部数实融合不足。当前产业集聚发展仍是依靠地理集聚,集群内企业并未接入和利用现有内贸线上平台,数字平台的远距离协作效能未发挥,产业线上集聚处于缺位状态。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生产端数实融合缺位制约产业竞争力提升。
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产业数实融合发展底座。采取企业主导、政府引导,以政府资金引领社会主体投资,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以保障建设资金来源。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如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实现万物互联,网通全球。推动建立云资源池、边缘云节点、内容分发网络等应用,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内容和应用服务企业,推进和培育数字应用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数字人才培养,通过培训、高校教育等手段为数实融合培育人力资源基础储备。建设数据要素监管机制,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领域的法律法规,重视数据安全,防范潜在风险。
二是推进企业生产端数字化转型,疏通数实融合的微观路径。首先是要推动产业集群内部领先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为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成功案例和经验,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鼓励先完成数字化转型的领先打造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指导。其次是对于部分由于成本原因“不敢转”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通过税收返还、价格补贴、融资支持等财政支持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门槛,疏通数实融合的微观路径。
三是引导产业线上集聚,优化产业禀赋资源配置。引导企业线上集聚,发挥数据要素的效能,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培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数字化产业带是数字经济发展下出现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是线下产业链与线上产业生态融合集聚的“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数字化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起着桥梁纽带作用,日益成为增强产业韧性与活力的重要支撑。鼓励集群内部企业稳妥有序发展、对接平台经济和产业互联网,加速企业线上集聚,推进数字化产业集群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